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22歲重病媽媽冒死產子,3年后病危想見兒子,卻被婆家拒絕:她的生死與我無關

臣臣 2022/05/11

有位叫陳靜(化名)的女孩,年僅25歲。

本該是如花似玉的年紀,卻因為患上「怪病」, 導致頭髮脫落,如今更是水米不進,連話都說不出來。

生命危在旦夕,她一直有個心愿未了:

與3歲的兒子見一面。

記者匆匆前往, 沒想到卻揭開了一幕讓人心寒至極的故事。

一,重病母親想見兒子,遭婆家拒絕

2015年過完春節不久,陳靜口腔潰瘍,沒想到短短幾個月,竟逐漸蔓延全身。 疼痛讓她受盡折磨,整晚無法入睡,連話都說不出來。

家人帶著她跑遍了各大醫院,都沒有找到病因。直到來到湘雅醫院,醫生診斷陳靜患上了罕見的疾病— 天皰瘡。

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大皰性疾病, 該病伴發多種淋巴細胞增生,表現為皮膚和黏膜出現廣泛而嚴重的水皰和其他皮損。

也可損害內臟,隨時會有生命危險。

記者趕到醫院時,陳靜突發緊急狀況,她努力地咳痰,五臟六腑的疼痛讓她忍不住緊緊抓住輸液桿。在護士的急救下,陳靜終于獲得片刻的平靜,她的母親卻心疼得在病房走廊悄悄抹淚。 「我的娃兒太可憐了,她還這麼年輕,就受這麼大的罪。」

醫生建議,必須盡快進行手術,做切片檢查。 但是這種手術,容易引發并發癥感染,致死率高達79%-90%。在上手術臺前,陳靜卻有個心愿未了。 「萬一下不了手術臺,我想見兒子最后一面。」

陳靜已經結婚4年,婚后和丈夫在經營服裝店,還有個3歲的兒子。要說這兒子,來得也不容易。 當初懷孕時,22歲的陳靜被查出腹部有腫塊,醫生建議必須放棄胎兒。初為人母的陳靜,不舍得放棄孩子,于是不聽勸阻, 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兒子琪琪。

自從生病后,陳靜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見到兒子了。想到兒子,躺在病床上的陳靜流下兩行熱淚。 阻止母子相見的,竟是她的丈夫李堅。

陳家人為了滿足陳靜的心愿,曾多次前往李家,均無功而返。無奈之下,他們找來記者幫忙協調,請婆家人允許琪琪與母親相見。

二,公婆態度強硬

當天下午,陳靜被推進手術室,哥哥陳斌帶著記者驅車遠赴婆家。第二天一大早,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,陳斌終于找到了李家的服裝店。

陳靜的婆婆正在店里招攬顧客,面對記者的詢問,卻直言 「不認識陳靜」。沒想到謊言很快被揭穿,不等記者拿出陳靜的照片,婆婆又改口: 「她已經和我兒子失婚了,不是我的兒媳婦。」既然認識,為何又要撒謊呢?

婆婆從店里拿出一紙協議,為自己辯白: 「你看,他們失婚快一年了,現在她和我們沒關系!」

只見協議上寫道:李堅同陳靜解除同居關系,雙方的財務各自負責;兒子琪琪歸男方撫養,不允許送給親戚或者出外人;女方不負擔撫養費,享有探視權。

原來,4年前陳靜和李堅通過相親認識,當時李堅只有21歲,不夠結婚的法定年齡,雙方只是下了聘禮,擺了酒席。今年年初,兩人因為矛盾頻發,簽署了分手協議,徹底斷絕了來往。

說起分手原因,陳靜的公公倒是坦白: 「他們兩個人都有問題,經常吵架。」接著他又補了一句: 「女方的問題更大一點。」

聽到妹妹受到詆毀,陳斌氣不打一處來: 「分明是李堅整天對我妹妹動手,她總是鼻青臉腫!」

陳靜的公婆卻岔開話題,為自己抱起不平: 「健康的時候她跑掉,現在病了又想塞回來,哪有這麼好的事?」記者:「她沒有想回來啊,現在是人命關天,她只是想見孩子一面。」 「那是她的事,不關我們的事!」

公婆的態度讓人心寒,可是身為母親的陳靜,為何會主動放棄兒子的撫養權呢?婆婆一臉不屑: 「是她說不要孩子的,帶孩子不好改嫁!」「會不會因為陳靜生病了,他們才會失婚?」記者推測道。這時陳靜的公公也趕了過來,他直接否定: 「不可能,她從我們這走的時候很健康。」

見到男方急于撇清關系,陳靜的哥哥陳斌愈發氣惱: 「醫生都說這病不是一天落下的,我妹妹3月份就病了,診斷書我都帶來了,怎麼能說簽協議的時候沒有病?」就在這時,陳斌對協議上的落款人產生質疑。

這份協議是在雙方父親的見證下簽署的,陳靜的落款處,寫著: 父親李作初。為什麼陳靜的父親姓李呢?

婆婆解釋道: 「她有兩個爸爸,李作初是她生父,陳斌的爸爸是她養父。」一石激起千層浪,陳靜竟然不是陳家的親生女兒。陳靜是養父帶大的,可是分手協議上卻簽了生父的名字,養父母毫不知情。

這背后有何隱情呢?

三,陳靜誤入歧途,草草結婚

25年前的一個夜晚,陳家門口突然響起鞭炮聲,陳母出門查看,發現門口放著一個包裹。破爛的襁褓里女嬰正「哇哇」啼哭著,還有一張寫了生辰八字的紙條。陳家已經有2個兒子,生活負擔很重,可是陳母不顧丈夫反對,堅決收養了女嬰。 她就是陳靜,出生第二天就被親生父母丟掉了。

20多年來,陳母對陳靜視如己出,兩個哥哥也很喜歡這個小妹妹。長大后,陳靜并沒有受到身世的影響,性格開朗,也十分孝順,與養母的感情十分親近。 直到7年前,發生了一件事,徹底改變了陳靜的命運。

18歲的陳靜外出打工, 被人騙去做傳銷。養母愛女心切,獨自一人帶著小孫子,循著線索走了幾千公里,將陳靜找了回來。回來后的陳靜,卻又跑掉了。為了讓陳靜收心,養母拜托媒人幫陳靜找對象,早點成家。

于是,陳靜與李堅在一次相親中相識了。兩個年輕人一見面,就擦出愛情的火花。 認識只一天,陳靜就信誓旦旦,非李堅不嫁。兩人從認識到擺酒拜堂,前后沒超過一個禮拜。婚后李堅就帶著陳靜離開老家,去了南方。

當初恩愛的兩個人,沒想到短短4年,就經歷了世事巨變。陳靜先是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兒子,再是患上重病卻無法與兒子相見。 到底發生了什麼,能讓婆家人絕情到不肯讓母子相見呢?

四,丈夫拒絕帶兒子前往

經過醫生近10個小時的努力,陳靜順利完成手術, 被轉移到重癥監護室觀察。這種重度皮膚病,手術完成并不意味著結束,陳靜并未脫離生命危險。如果引起術后并發癥,病人很可能撒手人寰。

接下來,陳靜將在重癥監護室度過驚心動魄的24小時。就在陳家人站在重癥監護室外焦灼不安,祈禱女兒轉危為安時, 婆家人卻在重慶的小店里,極力撇清關系。好在在記者的反復勸說下,陳靜公婆的態度也緩和下來,同意撥通兒子李堅的電話,聽取他的意見。

當記者向李堅轉述陳靜的病情時,電話那頭的李堅卻徑直打斷記者: 「我們沒有感情了,所以我不可能給她治病。」「現在不是讓你們治病啊,是讓他們母子相見!」 「我們都挺忙的,沒空帶孩子過去,等她好了自己來看孩子吧。」「萬一好不了呢?」李堅說道: 「那就沒辦法了,協議上又沒寫必須去看她。」

到底是出了什麼矛盾,能讓曾經的愛人,變得冷漠相向?李堅直言: 就是因為錢。陳靜要求分家,還要掌管他爸媽的錢,兩人因此產生分歧,鬧到分手的地步。

李堅曾經登上陳家大門,想和陳靜登記,卻被陳靜養母趕了出來。一氣之下,兩人徹底斷了來往。自始至終,李堅態度冷漠,仿佛談論的是陌生人,而非與他同床共枕4年的妻子。

他拒絕帶兒子前往,但是同意爸媽帶陳斌去幼兒園看一看孩子。幼兒園里,3歲的琪琪看到有陌生人,十分緊張,不住地打量眾人。陳斌一把抱起外甥,緊緊貼著孩子的臉,不住地說著: 「琪琪,我是大舅舅啊。」

這一刻,或許想到妹妹生死未卜,陳斌表情復雜,眼中閃著淚光。陳靜的公婆不斷讓陳斌放下孩子,他卻始終不肯撒手。記者柔聲問琪琪: 「琪琪,你想不想去看媽媽呢?」不等孩子回答,陳靜的公公直接說道: 「他不想,以前我們問他,他都說不想的。」這一幕,如果讓陳靜看到,不知該作何感想。

當年,她冒著危險生下兒子,沒想到3年之后,連見兒子一面都成了奢望。在陳斌再三保證下,不會扣留孩子,陳靜的公公婆婆也終于松口。

他們表示, 過兩天會帶著琪琪去醫院見母親一面。聽到這個答復,陳斌心里松了一口氣。因為掛念妹妹的安危,他又馬不停蹄從趕回醫院,準備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妹妹。

陳靜能否如愿見到兒子呢?

五,婆家反悔

先后歷經54個小時的煎熬后,陳靜終于暫時脫離生命危險,轉到普通病房。

至于這病是良性還是惡性,還要等病理切片的結果出來。手術過后,陳靜的身體還很虛弱,但是狀態暫時好轉。她向記者陳述了和婆家鬧僵的緣由。

孕期檢查出患病后,丈夫李堅曾勸她放棄孩子,只是出發點并非為了她的安危。 「你親爸爸那邊生的都是女兒,我看你這胎很有可能也是女兒,生下來干嘛?」

陳靜沒有理會丈夫,堅決生下孩子。結果李堅一看生下來的是兒子,非常高興。可是高興歸高興,他卻從來不帶孩子,每天躺在沙發上打游戲。陳靜不滿地問道:「你既然不喜歡帶孩子,為什麼還跟我結婚?」

李堅說: 「我也不想結啊,還不是為了完成父母一輩子的心愿,給他們娶個媳婦生個孫子。」一句話,讓陳靜心涼到底,瞬間又升騰起一股怒火: 「那你為什麼不早說,不等于害了我一輩子嗎?」「那你就養我一輩子吧。」丈夫說道。丈夫的態度,讓陳靜對這段婚姻逐漸失望。

記者: 「婆家說分手是因為你想當家做女主人?」這話讓陳靜笑了,她講起一件往事。

結婚后,她和丈夫的錢一直是婆婆管著, 凡事都要問婆婆伸手要錢。在兒子半歲的時候,突發感冒,鼻子出血,陳靜就抱著孩子去了藥店。當時她記得很清楚,店員給她開了幾樣藥:流行性感冒藥,咳嗽藥和消炎藥。 總共花了100塊錢。

回家后,婆婆卻斥責道: 「我讓你拿一支糖漿就行了,你買這麼多藥,是想害你的孩子嗎?」在婆婆的逼迫下,陳靜又跑到藥店,將藥全部退掉。結果2天后,兒子轉成肺炎,呼吸困難,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。看著兒子受罪,陳靜心中難受極了。

這件事過后,她向丈夫李堅提出, 以后和公婆分家單過,他們自己賺的錢自己花。沒想到丈夫卻認為她在攪亂一家人的關系, 幾次對她大打出手。在婆家生活兩年,她只在特價時買過一件新衣服,生活狀況可想而知。往事不堪回首,回憶過往陳靜沒有太多難過, 更多的是對馬上見到兒子的欣喜和期待。

可是到了約定的這天,大家左等右等,始終不見琪琪的身影。記者給陳靜的公公打電話詢問,沒想到對方卻吱吱唔唔,推三阻四。 「我們已經到老家了,但是仔細一想,沒必要去醫院。」「為什麼?」 「陳家肯定會向我們要錢的。」原來陳靜的公公擔心陳家人會扣下孩子,借機找他們要錢。

六,脫離危險

李家人懷疑的態度,讓陳靜開始后悔當初的決定。 「如果我沒得病,就不會把孩子送回去。」當初怕丈夫虐待孩子,她特地簽了協議,沒想到最后反被一紙協議擋住她與兒子相見。好在記者錄了琪琪的視訊,特地拿給陳靜看。看著視訊里兒子可愛的模樣,陳靜是笑了哭,哭了笑。

「失之桑榆,得知東隅。」這次母子雖然遺憾錯過,但是陳靜又等來了新的希望。 切片結果出來,顯示是良性。醫生表示,這次手術后,陳靜的病情會逐漸好轉。但是后續治療費用也成了陳家人的難題。

得知陳靜住院,她的國中班主任立馬聯絡當年的老師和同學,組織捐款, 并于第一時間送來40000多元捐款。

看著捐款單上那些曾經熟悉如今陌生的名字,陳靜流下感激的淚水。她表示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,好好配合治療,爭取早日出院。

結語

地獄和天堂之間,僅一線之隔。

一念為善,則為天堂:

一念為惡,則為地獄。

曾經最親的人給了陳靜最深的傷害,但是養父母一家和昔日同學,卻給了她關愛,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。

善意和親情的意義不就是如此嗎?

它們是絕境之下的一束微光,照亮絕望的人。

人這一生, 必然會走彎路,遭遇一些挫折,碰到些許爛人。

但是只要有愛,就有希望。

對此,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?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