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「太傷心」父親10億遺產全歸小三,原配9個兒女「分文未得」還反賠上千萬訴訟費,網嘆:絕無僅有

陆凡 2022/06/21

前言

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。富豪招友全意外去世,留下10億遺產,當他的兒女們集合起來要分遺產時,一個女人忽然走進來,拿出一張紙冷冷地說道:「今天你們什麼也別想從這里拿走!」

01

患難夫妻創業,成為億萬富豪

招友全是廣東佛山人。

​​​​​

60年代末期,年僅20歲的招友全來到香港謀生。

那時候他人生地不熟,也沒有正式工作,只能在碼頭上給人扛大包為生。碼頭上的工作十分辛苦,而老板看準了他是黑戶,對他百般壓榨,隨意克扣他的工錢,招友全對此毫無辦法。

為了省錢,招友全后來找了一家非常便宜的出租屋居住。也是緣分。一位名叫王美英的女子住在他對面。時間一長,王美英留意到這個小伙子吃苦耐勞,對他漸漸產生了同情心。當得知招友全沒有香港戶口,找不到體面工作時,王美英出面為他做擔保,介紹他去自己做工的工廠上班。

王美英年幼喪母,一直跟隨開出租車的父親相依為命。招友全來到工廠后勤勤懇懇地工作,王美英很快認識到,這是一個可以托付的人,于是兩人的關系越走越近,并最終在1973年結婚。

招友全在工廠干了幾年,積累了一點資金。他不甘心為別人賣力,后來便辭掉了工作,在銅鑼灣開了一家餐館,經營他家鄉的小吃。由于招友全的小吃口味獨特,吸引了很多顧客,生意越做越好,他很快就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。這讓招友全的信心和野心越來越大,他時刻想著賺大錢的項目。

1982年的一天,招友全的岳父從單位回來,臉色很不好看,招友全便問他出了什麼事?岳父說:他謀生的出租車公司欠了銀行一大筆錢,無法償還,因此公司打算賣掉一部分出租車牌照,用來償還貸款。但這樣一來的話,肯定會有很多出租車司機失業,就算與新來的車老板重新談合作的話,也肯定會被新老板痛宰一頓。岳父開了很多年的出租者,再謀別的出路會更難。

招友全聽完岳父的訴說后,一邊安慰岳父,一邊心里開始思索。

80年代初期,香港的經濟已經開始騰飛,各行各業都表現出一種繁榮景象。只要手里有點資本和資源的人,獲得成功的機會都會很大。

在冷靜的思考后,招友全終于拿定主意。他立即著手對出租車行業進行考察,結果他發現,隨著香港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對出租車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。因此招友全判斷,出租車公司的生意并沒有岳父想象地那樣悲觀,相反,這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機會!

招友全在與妻子商議后,于是拿出家里的全部積蓄,他決定買下的士公司拋售的的士牌照。為了獲得更多牌照,招友全還說服岳父也拿出積蓄和他一起競拍。最后,招友全成功拍到了19個的士牌照。

事實證明招友全對這個機會的把握十分成功。

有了19個牌照后,作為車老板的招友全繼續與原來的出租車司機續約,果然不到一年時間,他就收回投資在19個出租車牌照上的本錢。嘗到甜頭的招友全于是又一次加大投資力度,他將經營所得全部投入購買的士牌照的買賣中。于是不到10年時間,招友全手里就有了700多個的士牌照,按照那時的牌價,總價達到4億港幣。

于是,招友全從一個普通的廣東佛山人,一躍而成為香港的億萬富豪。

這其中,與他的妻子王美英在背后默默無聞地支持不無關系。假如不是王美英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幫助,與他結婚,招友全未必會抓住出租車牌照這樣一個機會。 結婚幾十年時間里,王美英為他生育了5個女兒4個兒子,讓他從窮小子變成一個大家庭,她絕對算得上這個成功男人背后的偉大女人。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,富裕起來的招友全卻讓妻子一次次地失望。

02

后院不斷起火,兒女與父親反目成仇

招友全有錢了。

他開始頻繁帶一個年輕女子回家。

他對妻子說,這個女子名叫小英,是公司的會計。

一開始王美英并沒有懷疑,她相信與自己患難與共的丈夫。

但時間長了,招友全帶小英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多,王美英開始暗中觀察,她發現招友全與小英眉來眼去。

王美英斷定兩人的關系不簡單。

從這時候開始,王美英決定調查自己的丈夫。她開始和丈夫每天都到公司去,陪在丈夫身邊。

有一天,招友全對王美英說,要和小英到外面去辦業務。王美英留了個心思,她悄悄跟在招友全后面,見兩人開車到了一個住宅區,下車后手拉手走了進去。此情此景讓王美英心如刀絞。

她在公寓外面打聽,這才知道招友全已經給小英買了一處房產,兩人在這里住了很長時間。

王美英得到真相后心里非常痛苦。這些年來她和父親全心全意地幫助招友全,對他信任有加,可誰想招友全竟會做出這樣的事。

憑著多年的經驗,王美英理解招友全的為人,他非常愛面子,假如撕破臉皮與招友全大吵大鬧,肯定會把事情鬧得更糟,于是王美英把這件事壓下來。

然而,招友全的事最終還是被他的子女們知道了。他的大兒子招文虎是沉不住氣的人,于是一氣之下找到小英的公寓里,與她大吵了一架。當天晚上,當招友全來到公寓時, 小英聲淚俱下地對招友全說:「你的好兒子今天跑到這里來羞辱我,他還威脅我,如果我不離開你,就找人收拾我,還說要是你敢插手的話,連你也一塊收拾。」招友全一聽小英的話,火冒三丈,于是他領著小英回家,公開與小英的關系,并讓招文虎給小英道歉,文虎寧死不從,招友全狠狠給了文虎兩個巴掌,并威脅說: 「咱倆斷絕父子關系。」最后, 王美英苦苦哀求,招友全才作罷。

招友全與原配王美英的子女

自從這件事情發生后,招友全與兒女們的關系就變得很緊張了。兒女們見到招友全,只是敷衍地叫一聲「爸爸」,但在心里,他們對父親并不服氣。在他與王美英的所有子女中,招友全最疼愛大女兒文鳳,文鳳與母親一樣,性格溫和,她從小就看到了父親與母親打拼的過程,知道父母的辛苦,因此對父親尊敬有加。然而父親對文鳳的偏愛,卻引來其他子女的不滿。

有一次排行第五的小妹在背后說父親的壞話,傳到招友全的耳朵里,這讓招友全十分生氣。也讓他對妻子王美英更加不滿,認為是妻子沒有教育好子女,是王美英的背后使壞,故意挑撥離間。

于是從那時候開始,招友全與王美英的感情越來越冷淡。

1991年招友全與王美英正式失婚,法院將所有子女都判給招友全撫養。痛苦的王美英為了忘掉這些事,回到廣東居住。此時與王美英脫離夫妻關系的招友全,與小英走到一起,成了招家的二太太。然而,招友全并沒有心滿意足,王美英的離開更讓他肆無忌憚,其后幾年里又找了三太太四太太,都安排到家里來居住。他在外面還有五太太六太太,并分別育有子女。至此,招友全共育有19個子女。

對于王美英來說,家庭成員的越來越多無疑會對子女們以后繼承父親的遺產產生糾紛,如果不及早對招友全的遺產進行劃分,將來的事情就難說了。在這一點上, 作為母親的王美英判斷還是很及時的,她召集起9個兒女,以招文虎與招文鳳為代表,與父親商議遺產分割的事。

同樣, 作為父親的招友全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肅性,因此經過與王美英的9個子女協商后,9個子女決定作出讓步,與其他太太的兒女們平分家產。招友全最終拿出了一個讓各方面都認可的方案,并寫好了遺囑:將家產分為19份,分予各房的19個子女,兒子們各得兩份家產,女兒們各得一份家產。在白紙黑字寫明白后,王美英的9個子女們這才放心。

然而,事情并沒有這樣簡單。 在感情與物質財富的對決中,感情是感情,財富是財富,二者很難兼容。2000年和2003年發生的幾件事,再次讓王美英的子女與父親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。

03

家族再次出現紛爭

2000年的中秋節,居住在廣東的王美英想念兒女們,于是回到香港的家中過節。誰想, 平時受到王美英兒女們白眼的三太太小陳,見王美英回來而兒女重逢,于是就把怨氣撒到王美英頭上,說道:「你已經被掃地出門了,還回來干什麼。現在回來已經晚了,只能做七太太。」

王美英自然很生氣,狠狠打了小陳一耳光。小陳也不是好惹的,在家里大吵大鬧。招友全聞訊趕緊回到家中,對于王美英的回來,他一方面感到愧疚,畢竟這份家業是王美英幫助他打下的。但此時見王美英打人,也覺得她脾氣太大。因此他把責任都推到王美英頭上,并要求她: 以后來看孩子要先打招呼,然后再安排,假如不打招呼就回來,他不會歡迎!王美英一氣之下離開了。

因為母親的遭遇,王美英的子女們對父親的意見更大了,雙方的關系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。

2003年,香港的房地產陷入低迷狀態,此時的招友全卻做出一個決定,大量買入。這遭到他長子招文虎的反對,認為此時投資不合適,肯定會虧本。但招友全與兒子的看法完全相反,他認為這可以大賺一筆。事實證明招友全比兒子的眼光更好,他的投資取得成功,又賺了很多錢。

招友全的三太太、四太太

這原本是一件好事。可好事中總是蘊含著不可預知的因素, 三太太小陳原本就對王美英的子女感到不滿,此時正好是一個機會,于是她譏諷文虎道:「我們家老爺子的眼光好,幸虧沒有聽某人的話,否則這個家業早就敗光了!」

作為招友全的長子, 文虎這些年來協助父親工作,自然有他的看法,但投資房地產這件事的確是他的眼光不夠,此時又聽到這樣的譏諷,文虎的精神壓力太大,以至于頻臨崩潰的邊緣,最后住進了精神病院。
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得知兒子住院的消息, 作為母親的王美英無法承受這個殘酷的現實,結果在自己的住處自盡身亡。

毫無疑問,這個殘酷的事實對她的子女們打擊是巨大的,他們心里的恨越來越大,在住宅里鬧得不可開交。

04

父親去世,兒女們準備分遺產,小英忽然出現:你們什麼也別想拿走

對于招友全來說,家庭的糾紛日益讓他感到厭煩,常年的勞累讓他患了糖尿病、焦慮癥和心腦血管疾病。但這些都沒有引起家人的關心,相反,他的子女和太太們都在為財產而爭吵。

2004年的年底,當招友全家的工作人員照例敲響他的房門時,許久沒有得到招友全的回應。家人推門而入,見招友全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,雙目圓睜,臉上是痛苦的表情。工作人員意識到出事了,趕緊叫來醫護人員。但是經過檢查發現,招友全已經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去世了,終年55歲。

當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時,他的子女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父親居住的愛都大廈,一方面是處理父親的后事,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解決父親的遺產問題。毫無疑問這是一筆巨款。

招友全是從購買出租車牌照發家的,因為根據香港法律的規定,經營出租車必須有出租車牌照,一輛車一塊,否則就視為黑車,而且當地對出租車進行總量的控制,這就讓出租車牌照奇貨可居。招友全最高時控制著700多個出租車牌照,當時的價值就超過5億港幣。除了手里的出租車牌照,他還買入33處樓盤物業,另外諸如外匯、股票等其他財產,遺產總額高達10億以上。

2005年,當招友全的后事處理完畢,王美英的子女齊集愛都大廈,商量如何劃分遺產時,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,小英,也就是后來的二太太在律師陪同下走進來,她忽然拿出一張紙,冷冷地道: 「今天你們什麼也別想從這里拿走!」小英手里拿得是招友全生前立的遺囑,上面清楚明白地寫著: 所有遺產贈與小英一人,并特別指出, 「不分財產予原配子女。」

當小英出示這份遺囑時,王美英的子女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父親早在1997年就立下遺囑,將所有遺產都平均分配給所有子女,怎麼會變卦了?他們一致認為,二太太手里的遺囑是假的。

05

原配子女將小英告上法庭,最終結果令人傷心

經過法庭驗證,小英手里的遺囑是真的,是招友全在2003年寫下的新遺囑。但是,這個遺囑還是受到王美英子女們的質疑,認為這個遺囑無效: 父親招友全患有焦慮癥、糖尿病而長期服藥,在2003年的時候,未必有簽署遺囑的精神能力,很有可能是在神智不清楚的情況下才另立遺囑。于是王美英的子女聯合起來,聘請當地的資深律師向法院起訴,請求法官明斷。

律師指出, 2003年遺囑違反了1997年遺囑的原意,而且更為重要的是,新遺囑是當時作為招友全秘書,并與二太太小英關系良好的三太太小陳吩咐律師擬定的,它的有效程度備受質疑。更為重要的是,王美英的子女一直與父親住在豪宅,反觀其他幾房的子女,不是住在公屋,就是住在廣東,他們也沒有盡到對父親的孝道。因此, 新遺囑不能剝奪王美英子女的繼承權。

針對指控,二太太小英指出,2003年的遺囑有律師見證, 當時招友全當場撕毀了1997年的遺囑,這說明他是真心要廢除舊遺囑。小英指出,招友全早就想跟長子文虎脫離父子關系,而另外的子女,則長期以來對父親抱有不滿情緒, 因此他對原配的子女十分失望,所以才立下新遺囑。

招友全的遺產糾紛一直持續了好幾年。2009年的2月,原配子女將二太太小英告上法庭。然而,家庭內部的矛盾紛繁蕪雜,俗話說「清官難斷家務事」, 法官做出押后處理的決定,讓他們回家自行調解,最好的辦法就是商量出一個和解的辦法,公平地分配招友全的巨額遺產。

但此后和解一直沒有成功。

2011年2月,這起遺產案再次在香港高等法院開庭審理。20多名證人出庭,還有多名腦科專家和精神科醫生出席,但是審理了25天后,仍然沒有得出結論,法庭希望雙方能提供 「更有力的證據。」

2012年7月16日,香港高等法院對招友全的遺產案做出最終判決, 宣判小英可以根據招友全的新遺囑,獲得10億港元的巨額遺產。

法官解釋道: 香港法律允許立遺囑的個人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處理遺產,即便他們受到偏見影響或者被動機不良的人干擾,法庭也不能干預。更何況沒有證據顯示他的精神受到影響。招友全因為原告不尊重他而不讓他們繼承遺產,盡管有違公平和道德,但法庭也不能推翻新遺囑。

法官同情原配子女的遭遇,但希望他們振作起來。

法官指出, 招友全的子女作為敗訴方,必須承擔訴訟費用!

最終訴訟費用是多少不得而知, 但在2009年原配子女將小英告上法庭時,雙方的訴訟費用已經高達1250萬元,可見最終的訴訟費用會更高。

在判決書的首頁寫著這樣一句話:

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案件。

至此,招友全的遺產案落下帷幕。

結語

家庭矛盾很難分清是非曲直,因為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

但我們可以看出,故事里的大部分參與者都有過錯。

對于一家之主招友全來說,他對待感情很隨意,找了一個又一個老婆,為后來出現遺產紛爭埋下伏筆。不能忘記的是, 他的原配夫人王美英與他患難與共,幫助他成家立業,幫助他進行第一筆投資,假如沒有王美英和她父親在背后默默無聞地支持,招友全未必會成為億萬富翁。

1989年,招友全與原配妻子王美英開始分居。而早在6年前,招友全就與小英相識相戀,那時候小英還只是制衣廠里的一個縫紉女工。招友全與原配分居半年后,小英為招友全生下一個兒子,那時候兩人并沒有正式結婚。因此,小英與招友全的結合屬于典型的第三者插足。

頗為奇怪的是, 小英強行進入招友全的家庭也就罷了,1990年,小英又將自己幼年時的鄰居小陳和閨蜜小林介紹給招友全,最終成了招友全的三太太、四太太。小英的這個舉動令人費解。

據小英說,2000年原配王美英打了三太太小陳,鬧得家里雞飛狗跳,招友全對王美英十分失望,事后決定撕毀舊遺囑,并且表示: 「一分錢都不會留給原配的9名子女」。2003年王美英去世后,招友全回廣東處理王美英的后事,當時王美英的9名子女對父親招友全十分不尊重,這讓招友全十分傷心,并最終下定決心, 把王美英的9名子女剔除遺產繼承人的行列。

幾個月后,招友全重新訂立遺囑,9個原配子女被完全剝奪了遺產繼承權,小英被指定為唯一的繼承人,并指出: 如果小英在招友全之前去世,或者在招友全去世后30天內去世,所有財產將由小英的兒子繼承。新遺囑是與小英關系良好的三太太小陳囑咐律師擬定的。

作為原配的9名子女,他們本身也有不足之處。無論父親招友全有怎樣的過錯,父親終究是父親。 家庭出現裂痕和矛盾應該用開誠布公的方式去解決,主動與父親化解矛盾,取得對方的諒解。因為這不僅僅是出于孝道的考慮,更是出于以后對遺產繼承的考慮。結果原配子女最終與父親的矛盾成了僵局,小英和小陳又在招友全耳邊吹風,最終令招友全撕毀了舊遺囑。

說實話,招友全遺產最公平的分配辦法就是19名子女平分,因此第一次立的遺囑最好。 但法律就是法律,法律講的是證據,小英手里握有招友全的新遺囑,原配的9名子女就很難改變了。

在得到招友全的全部遺產后,小英表示,招友全生前曾要求她負責照顧三房和四房及其子女。如果原配子女的行為舉止有所改進,不再制造麻煩,小英有權決定是否以及怎樣照顧這9名子女。

說實在的, 小英不應該忘記,假如不是招友全和原配夫人打下這些財富,小英就不可能坐享其成,因此,她應該把得到的這10億遺產,適當地分給原配的9名子女一點。但現實的情況是, 她照顧或者不照顧原配的9名子女,完全由她決定,法律已經無權干涉了。

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十分傷心的故事。

用戶評論